我说了木工坊大部分它没有生存,它就是一个投入,他的产出是为自我服务的。
刚刚谈到就是一个职业化的手工木工和一个非职业化的手工木工。
嗯
就是他们两个的区别,比如说木工坊里面,他为什么说是非职业化的手工木工呢?
是这样,这个问题呢解说起来啊有点费力,因为木工坊是一个大家不太了解到的现象,就是包含做木工坊的人,他也不一定能了解这个现象的本质,我们讲的职业木工啊,有两种职,我们再细讲一下啊。
所谓的手工木工的职业人,他有两个功能,第一是造物,装修也算,他把板子给你打成个柜子,这也算造物;包含这种我们叫服务性质的啊,服务性质的是什么呢,安装工,维修工,他们的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呢,服务他人获取报酬,这就叫职业,它是个工作。
木工坊是什么呢,木工坊从全世界的分布来看,盈利性的非常少,你懂我的意思吗就是说,盈利性的是很少的,原因就在于他的造物的能力比较低,与工厂相比,他的造物能力很低,它的服务性也不高。
因为它是固定地点的,就是你要到他那里去体验,如果他开放的话,你想想一个开放的木工坊,把这设备开放给对方意味着什么,场地租赁,工具租赁。
那这种开放的木工坊,他应该就是俱乐部了呀。
对,所以我们先不谈这个现象,我们就说这个工坊主,如果他批量化的造一些小型产品,他就是个微型加工厂,所以说我们还要区分,它到底是以什么为生存的,我说了木工坊大部分它没有生存,它就是一个投入,他的产出是为自我服务的。
很多人不理解,这个万恶的这个美帝为什么木工如此发达,一个是居住条件啊,一个是这个地广人稀嘛,我们就不细想这些原因了啊,就是说它是非职业化的,它是以服务家庭,服务自我为主的一个东西,也满足兴趣爱好,也有服务职能,也有造物技能,所以他非常符合美国的这个生活现状。
国内搞木工坊这个东西呢,如果我们从古到今去说的话,中国的古代的木工坊,也有门店工坊,他都是职业化的,叫木匠铺
只是我们现代化了以后,电动化了以后,空间化了以后,这很多人在探讨这个问题啊,工坊能不能这个这个造物生存,能不能这个对外开放,共享共建啊,这是另外的话题,但是呢他其实就是非职业化的。
就是我的理解啊,就是说在木工这个职业里面就是他的服务对象是有指向的这一种,是职业手工木工。
对呀,就他有甲方嘛。
比如说你打棺材,或者说你就做木桶。
嗯
那你就打棺材,这种是职业的。
对,但是木工坊既能打棺材,又能做木桶,但是他就不是职业的,但是呢他们都在手工木工里,所以说这个东西呢,确实解读起来比较费劲,因为他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西方和东方的原因,我们的木工坊是照搬过来的,也是一个泊来的一个东西,因为这些工具都是他们发明的。
那像工厂里面的就是说算不算职业手工木工呢?
他是职业木工,但是呢他不是手工木工。
嗯,手工木工是必须,就是说你一整个流程下来能够自己完成的,这一种是职业手工木工。
对,就获取报酬的就叫职业木工,但是呢,能有独立制作能力的叫匠,当然这个木工也可以,熟练木工也可以,有独立制作能力啊不能说每个人都能随便称为匠人啊,至少有把这个器物从头做到尾的能力,不见得每一样家具都会做啊。
我们还有一个词啊,我本来没想讲,叫闭环,这个闭环式是指什么呢,就是从木工技术来讲,它其实和做什么东西无关,你会开料,会取直、会刨削,会做榫卯,会连接,会涂刷、会打磨,哎,也就说单子给你你琢磨琢磨,你就知道能怎么做,这个就是个闭环能力,就说白了,木工啊他有很多通用技术,你都得会了。
所以说这个是对手工木工的一个,你包含国家考核嘛,它就是让你从头做到尾,比如说考核门窗,让你做一个窗挺,你就得从这个开料开始,就是那个料啊,就是说不符合尺寸的锯成符合尺寸的,刨出来然后再做,做榫卯还得保持活梢。
这考核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你从头做到尾啊,只不过是时间的原因,没有考油漆罢了,因为油工嘛,有的是单独这个分离出去的,有的是工匠自己做。
所以说我们再说一下啊,这个东西呢,它确实稍微有点复杂,但是呢归根到底,有服务对象的,获取报酬的叫职业木工,有闭环能力的叫职业手工木工。
你比如我安家具,我能从头安到尾,这也算是一个闭环啊,对吧,他是属于木工工种的一个分支啊,对吧,他涉及到改造啊。
那么木工坊呢,我们说到这些电动设备,那么有了这一套工坊这一套设备,有了一套闭环设备了,就是这套设备取代了技术,其实说白了,这套设备取代了技术,我就这么讲吧,压刨机轻型的压刨机现在已经很小了,是吧,30多公分,小的才10多公分,那你压刨机把料放进去,两面就压平了,你拿手刨多难啊,对吧,就是门槛降低了呀,但你不能说这个人没有这个闭环能力。
就是说他即便是能拿手慢慢的,刨子把他刨两边平了,他一旦有了压刨,他就不会干这个活的,他一定是拿压刨机去干,那出来之后,那比过去的标准要高很多,但是需要投入一点,这他也是手工木工啊,对吧。
而且在中国的装修大部分是型材为主的,那在西方呢,他们很多都是木材加工,就纯木加工,包含盖坊子,包含一些这个木作,这个台刨、压刨、台锯就在现场。
就说,观众的思维惯性喜欢看纯手艺的活,还是那句话。而实施者一定喜欢电动工具,和尽量的,尽可能的多使用电动工具,这就是趋势。
所以说我们讲现代手工木工,它既有国标又有现状,国家是怎么认定的,世界技能大赛是怎么认定的,国家技能大赛是怎么认定的,然后我们现状又是什么,我们必须要认同这个现代工具的引用和使用。
你说世界技能大赛那些都不是好手吗,他都用电动工具,他照样获得世界认可,对吧,他也是手工木工吧,那就正儿八经的手工木工大赛吧,所以说呢,这个人们的认知啊,需要一点一点的纠正,不见得说那么客观公正啊,但是一定要认同什么啊,这种小型电动工具来降低了这个门槛。
但是降低了门槛,并不代表就没有门槛了,他仍然需要系统的学习和创造能力和一定的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