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锯推台的五切法教程
前言:五切法,顾名思义五次切割法,是指给台锯制作推台时校准推台靠山与锯片精确垂直的一种方法。
我们在制作推台时,通常情况下,会直接使用直角尺来校准推台靠山与锯片的垂直度,这个时候角度准确与否是与你的角度尺精度挂钩的,如果你的推台工作时经常锯切不够垂直,不妨试一试五切法。
计算公式:计算误差的公式:(A-B) ÷ 4 ÷ 第 5 次切割的长度 x 枢轴点与调整点之间的距离 = 误差
需要特别准备一个塞尺(如果没有,你可以找生活中合适厚度的纸张代替)
制作过程:
1. 准备一块可以五次切割的面板(尽量大一点),第五次切割的长度越长,获得的数据越精确。
2. 逆时针标记你要切割面板的顺序(以图为例),然后按标记顺序顺时针切割每一条边,第五次切割一块宽20mm左右的木方用来测量,参考数据:标记靠近锯片一端为A=25.48mm,靠近靠山一端为B=26.76mm,测量A到B的长度=249mm。
3. 然后测量推台靠山枢轴点至调整点之间的距离(参照下图红线标记部分)=511mm;由此可得误差为:(25.48-26.76)÷4÷249×511=-0.66mm。
4. 得出误差后,取塞尺,找出合适的厚度用来调整靠山的前后应该移动的距离;调整靠山误差时,我们判断靠山到底时往前挪还是往后挪时可以参考第五次切割的木方宽度,如果A>B(也就是A-B为正数)则靠山往后移,如果A<B(A-B为负数)则靠山往前移。以图为例,我们的A<B,则靠山往前移,准备一块带尖角的木块(如下图所示),将尖角对准调整点(图中划线处)放入塞尺,贴紧后用夹子固定住,再取出塞尺,以枢纽为点向前移动靠山调整误差,用F夹固定住靠山位置,确定无误后再用螺丝紧固好。
5. 如果你不确定,可以先不必急着把所有螺丝都紧上,提前找好点,做一个可微调的螺丝紧固点,或用夹子或钉枪固定,测试一遍,直至最后准确无误后再把螺丝全部紧固上(注意上螺丝时,避免木头受到挤压变形,最好先预打孔再上螺丝)。
6. 调整结束,最后我们再用推台用五切法测试一遍,当第五次切割测量结果A=B时,恭喜你大功告成。
由于做推台时并没有考虑到要写教程,所以当时并没有拍过程图,以上图片都是后来补拍的,可能细节图给的不够,大家多多见谅。
如果我的文字表达有不够清晰的地方,欢迎找我探讨。
以上,希望我的教程可以帮到你。